西安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市。主要民族是汉族,语言是陕西话,盛行于关中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,又叫“梆子腔”,俗称“桄桄子”。以关中话,即西安方言为代表的的中原官话之一陕西话,虽然深受普通话影响,但还是保留了一些古音古词用法
西安本地人95%都是汉族,回族人数是西安最多的少数民族。西安最早的移民来自陕西宝鸡:商周之际,周文王将都城从周原岐山迁至西安西郊的沣河西岸,是为“丰京”,周武王于沣河东岸建“镐京”,二者并称为“丰镐”,是为“宗周”。公元前1046年,周武王灭商之后,“丰镐”便成为了西周的国都,也开始了西安的国都时代。岐山在今宝鸡地区,所以最早的长安移民是宝鸡人。
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,汉民族占99.51%,少数民族占0.49%。陕西的少数民族多为其他地区迁入。陕西除汉族外,有42个少数民族在全省杂居,散居。少数民族中,回族人口最多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9.1%。此外,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、蒙古族、壮族、藏族;百人以上的有朝鲜族、苗族、侗族、土家族、白族、锡伯族;其它少数民族均在百人以下。
54个
主要的少数民族民族是回族、满族、蒙古族、苗族、羌族等。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,陕西省共有54个民族,总人口为35365072人,其中汉族35188693人,占总人口的99.5%,少数民族为176379人,占总人口的0.5%。陕西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,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。关中地区的西安市、宝鸡市、咸阳市、铜川市、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1.53%。陕南秦巴山地少数民族分布仅次于关中地区,汉中、安康、商洛三个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6.55%。陕北的延安市和榆林市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l.92%。
评论列表 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