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西安知道内容详情

西安市什么时候崛起的

2025-08-04 3 51kk

武汉、成都、西安和重庆等网红城市崛起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样的新趋势?

感谢悟空问答邀请!

截止到2018年9月,抖音城市短视频播放量中,重庆以113.6亿次位列第一,西安以89.1亿次位列第二,成都以88.8亿次位列前三。其他几座城市的播放量不足这三座城市播放量的一半。可以说:重庆、西安、成都是名副其实的“网红城市”。

西安市什么时候崛起的

题主提问“网红城市的崛起背后说明了什么?”个人认为“崛起”二字不恰当,用“走红”二字比较合适。

特色

重庆在短视频上播放最多的是“洪崖洞”和“李子坝轻轨”,为何这两个景点走红?就是因为特色,全国独有。轻轨从一座房子穿过,这条视频在全国迅速传播。大家的猎奇心理造就了传播热度。

西安十三朝古都,央视春节联欢晚会0点的钟声就是悬挂在西安钟楼上的钟声发出的;回民街里几百种的小吃足以满足全国各地的吃货;走在明城墙脚下,伸手就能触摸到城墙,感受历史与现代的穿越感。

成都以休闲文明,赵雷的一首成都就唱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。在这座城市里的慢生活,喝喝茶、打打麻将,惬意安逸。

消费观

如今的网络环境,我们会发现,没有什么新闻能够持续发酵很久的,都会被接下来更新奇特的新闻所覆盖。就如最近前几天还在传播的杭州治理流浪狗,在网络上还没热议几天,就被云南80后干部刷屏,相信再过几天又会被新的新闻盖过。

我记得在抖音上看到一个短视频,一个女孩从酒店房间走向阳台,外面就是白云。那条短视频下方所有的人都在问“这是哪里”“我也要去”。有人告知了具体地点,上网查了那家酒店,订单已经排到了第二年的九月。

这就是如今社会下的消费观。

那就是:我觉得好,我就要去,最好立刻去,去了拍视频,然后上传,让大家点赞。

这种趋势来得快去得也快。所以各城市都在努力想办法留住游客,或者说让来游玩的游客能够满意而归,再介绍朋友来该城市游玩。

为此,例如西安推出了“车让人”“厕所革命”“公众室内场合禁烟”以及“西安年最中国”“春满西安最中国”“夏爽中国嗨西安”“秋染中国赏西安”等不同便民措施和系列旅游活动。像2018年国庆,陕西接待游客数量位列全国第一。

所以说,成为网红城市的基础条件是该城市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,另外就是该城市愿意配合网络环境的传播,推出适宜的政策方便游客,以及提供更多的附加值。这才是该城市能持续走红的原因。

西安市什么时候崛起的

这四个城市中,武汉和重庆是老牌大城市,武汉从清末张之洞汉口开埠,万商云集,租界林立,有九省通衢之称,驾乎津门,直逼沪上,与上海齐名,并称为“大上海,大武汉”。上海和南京沦陷后,武汉是中国的实际中心,承担国家救亡的使命,后来日军攻打武汉,试图快速灭亡中国,发生了著名的武汉大会战,国民党蒋介石为了保卫大武汉,调集110万精锐正规军在武汉周边与日军血战,毙伤日军25万之多,为了避免武汉被日军彻底摧毁,国民党放弃抵抗,武汉虽然没有保住,但重创日军,使日军西进川渝,速灭中国的图谋失败。

武汉会战后,重庆成了国家临时首都,担负拯救民族危亡重任,毛泽东还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国共谈判。

建国后直至如今,武汉和重庆都是国家的重要大城市,因此,武汉和重庆不属于网红城市。

网红城市,成都当排第一。成都在49年建国时只有29.9平方公里,相当于现在一个乡镇的面积,按照当时的建筑能容纳人口估算,大概不到20万人。而那时武汉三镇有逾200万人。建国后,成都扩展迅速,到今天面积近14000多平方公里,扩容近500倍。成都作为网红城市,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,重庆直辖让成都终于抬起了头,以第一财经为代表的各种媒体特别是本地自媒体的狂吹滥推,加上重庆出来后国家在西部的各种资源政策向成都聚集,国内外大企业纷纷落子成都,人才向成都涌入,至使成都成了网红城市。

西安本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城市,但受地域限制,近现代逐步没落,成为网红,主要靠烟头一把火烧起来的,环卫工、在校学生都算作人才收进来,房价一飞冲天,使西安巩固了在西北的龙头地位,成了国家中心城市,与成都重庆有了在西部一较高下的本钱。

其实,网红城市还有杭州、郑州,杭州靠阿里带动,一举成为互联网新经济之城,大拆大建大卖地大扩容,从“临安小城”变身为特大城市。郑州是因为相爷搞的郑东新区崛起而成为网红的。

除北上广深外,象苏州、长沙是靠自己的实力发展起来的城市。当然,苏州沾了区位的光,是东部沿海开放政策的受益者。长沙位置不怎么好,但湖南人敢闯敢干,湘楚之地人才辈出,硬是挤进了万亿俱乐部。本来青岛也很有名的,但一盘大虾,让青岛一桌好菜似乎凉在桌子上了,毁誉容易重振难!

我说这些不是评价城市,没有褒贬任何城市的意思,只是回答题目,不能把重庆和武汉当作当下的网红城市,它们不是靠网络蹿红的,仅此而已!

  • 评论列表 (0条)

 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
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