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西安信息内容详情

张学良为什么发动西安市

2025-07-19 8 51kk

张学良为什么发动西安市

西安事变发动的目的?

西安事变目的:停止内战,逼迫蒋介石联合共产党及其他安国力量共同抗日。

西安事变前,蒋介石一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,要彻底消灭共产党领导的红军。对日本侵华置若罔闻,采取不抵抗政策,丢了东北。在中华名族生死存亡关键时刻,杨虎城和张学良实施兵谏,最终达成共同抗日的目的。

1931年张学良是什么职务?

1930年6月21日,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,同年10月9日张学良正式就职。一直到1931年12月15日,蒋介石在粤系的压力下被迫辞去了国民政府主席、行政院长和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的职务。蒋介石辞职后,《国民政府组织法》进行了修改,规定不再由国民政府主席统率陆海空三军,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随之撤消。连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都没有了,张学良自然也就不再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了。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之前,张学良的职务是国民党西北“剿总”副总司令,而不是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。

西安事变的目的 结果影响

西安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事件之一,它由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发动的逼将抗日的意义重大的事件。西安事变的目的就是逼蒋抗日,西安事变后,全中国人民,特别是国民党和共产党联合一致,共同抗击日夲侵略者。西安事变意义重大!

西安事变目的: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既定国策,停止内战,一致抗日。

西安事变,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,所以又称“双十二事变”。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既定国策,停止内战,一致抗日的目的,在西安发动“兵谏”。同月25日,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,以蒋介石接受“停止内战,联共抗日”的主张而和平解决。

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,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。

2西安事变历史意义有哪些

西安事变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,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,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。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,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,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。由这一系列转折,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。

同时,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、壮大的机会,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,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

  • 评论列表 (0条)

 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
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