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,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(1370——1378)隨唐城墙的修建。
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:长乐门(东门),永宁门(南门),安定门(西门),安远门(北门),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。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,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,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。
西安城墙,始建于公元582年(即隋开皇二年)。经唐、五代、宋、金、元等时期,及明洪武年间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重建,到建国后的多次修复和新辟城门,呈现出如今的面貌。时间跨度从隋唐至现代,历经五次大的修筑而成。
西安城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1370年,1378年竣工。
明太祖在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的政策指导下,命长兴侯耿炳文和西安都指挥濮英负责在隋、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,当时是西安的府城。
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,藩封、府治同在一城,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,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、增建,至今保存完好。
评论列表 (0条)